包头医学院中医学系在学校党委、行政的正确领导和分管校长的重视关怀下,认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,积极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,贯彻落实党的“十八大”、“十八届三中全会”以及包头医学院第五次党代会会议精神,坚持以教学为中心,加强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建设,着力提高教学质量。以高度的责任感、使命感,团结协作、不断进取、落实制度、规范管理。推进学分制改革,拓建教学基地,培训师资力量,进行质量监控,顺利进行中医学专业的教学工作。
一、中医学系的历史沿革
包头医学院中医学系是 2013年新成立的专业系部。成立之初为基础学院中医学教研室。2014年6月正式独立成为中医学系。
二、学科专业情况与课程建设
(一)专业情况
设五年制本科中医学专业。学生前三年在校本部学习中医基础理论、中医诊断学、中药学、方剂学、中医经典(内经选读、伤寒学、金匮要略、温病学)、针灸推拿学、中国医学史、医古文、系统解剖学、组织胚胎学、生理学、生化学、病理学、药理学和诊断学等基础医学课程和公共课程,后两年在医院学习中医内科学、中医外科学、中医妇科学、中医儿科学、中医眼科学、中医耳鼻喉科学、西医内科学和西医外科学等临床医学课程以及实习。
(二)课程建设
1、开放课程教学网络资源,充分发挥课程的示范和辐射作用,全面带动课程建设水平和教学质量的提高。
2、深化改革教学方法,进一步大力推广启发式、讨论式教学方法。改革教学手段,增加多媒体教学内容,力争全部课程内容使用多媒体教学。
3、积极支持教师参加国家统编教材的编写。
4、不断深入研究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关系,更新、完善实践教学体系,使临床实习教学活动更加科学化。
5、进一步完善教学大纲的修定工作。
三、中医学系组织机构
中医学系设置行政管理机构三个,分别为书记与副主任办公室、综合办公室、学生管理办公室。设有中医基础与诊断、中医经典、方药、医史文献、临床教学5个教研室。本部门人员共计6人,统计学、流行病学教授1人任党总支委员、书记,针灸推拿学教授、主任医师1人任副主任,有高级职称2人,中级职称1人,初级职称3人。现设有3个实验室。各临床学科教研室设在各附属、教学医院。
四、中医学系工作职能
培养适应新世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中医药事业的实际需要,德、智、体、美全面发展,系统掌握中医学基础理论、基本知识、基本技能,具有一定的现代医学基本知识和临床诊疗技术,掌握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、自然科学和中国古代文化知识,具有良好的医学职业道德,具有较强的时间能力和较大发展潜力,富有创新意识,能从事中医学教学、科研和临床等方面工作的中医专门人才。
五、临床教学基地
医学临床实习是提高临床实践能力训练的关键性环节,是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的重要途径,包头医学院中医学系十分重视大学生临床实习基地的建设。
现共有14所附属医院,现有中医学临床教学实习医院3所,分别为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、包头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,包头市蒙中医院,均为三级甲等医院。
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中医科、针灸科、中蒙医骨伤科共有床位80张,拥有本科及本科以上的教师20名,可承担中医内科、中医外科、中医妇科、中医儿科、中医五官科、针灸、中医骨伤科等的理论与临床实践教学工作。中医科为包头市领先学科。
包头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中医科、中医康复科和针灸科共有床位50张,中医教师15名,可承担中医内科、中医外科、针灸、康复等临床实践教学任务。
包头市蒙医中医医院是一所蒙中医三级甲等”综合医院,是包头医学院附属医院,内蒙古医学院教学医院。医院占地面积27771平方米,建筑面积21580平米,开放床位422张,其中,中医床位251张。在编人员479人,高、中级卫技人员占86.6%。医院设有蒙医、中医、内科、外科、医技五大系列36个专业科室。其中,脾胃病科为国家级重点专科,肝病科、蒙医护理为国家“十二五”期间重点建设专科,蒙医内科为包头市领先学科、蒙医疗术科为包头市重点专科。蒙中药制剂室能够生产204种蒙中药制剂。医院突出蒙医与中医特色,已发展成一支有雄厚基础的民族医药队伍。目前,已开设中医内科、中医外科、中医皮肤科、康复科、疗术科、药浴室、蒙中药制剂室。
我们还要继续加大临床教学基地的拓展与内涵建设力度,按照《临床教学基地建设管理办法》和学校的总体思路,关注新建附属和教学医院,面向国内其他省市拓展新临床教学基地。加强已有教学基地的内涵建设,从现有的附属医院中拓展全程教学基地,或扩大现有全程教学医院的学生容量,以满足中医学专业学生的全程教学工作需求。
六、实验中心
正在建设中的实验室有中医诊断、针灸推拿、中医骨伤外科3个实验室,仪器设备总值近100余万元,场所宽裕,设施优良、设备先进,建立并强化有利于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实验教学体系。
七、学生管理
中医学系管理中医学专业本科学生。在加强学生管理工作过程中,中医学系建立了学生管理工作体系,完善了学生管理工作运行机制,把学生管理工作渗透到教学、管理、服务工作中去,形成了全员参与、全过程管理、全方位育人的学生管理工作格局。
在学生管理工作中,我们注意以能给学生带来道德影响的真实生活为基础,在不同的生活领域注重对学生施加影响,增加体验,提升感悟。在学生的学习生活方面,利用德育导师制为学生引导学习目标,及时给学生的学习生活目标参照,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意识;在学生的交往生活方面,通过心理讲座、心理咨询等渠道,引导学生在交往生活中,提高心理素质,提高自身的人际魅力,学习交际技巧,帮助学生解决在人际交往中出现的问题,建立和谐健康的人际关系;在学生的精神生活方面,组织系列讲座,组织高品位的文化艺术活动,加强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结合,建构学生的精神生活;在学生的物质生活方面,全方面做好后勤服务工作,关心生活困难学生。积极鼓励引导学生自发参与各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,探索建立社会实践与专业学习相结合、与服务社会相结合、与勤工助学相结合、与创新创业相结合的管理体制和长效机制,认真组织学生参加社会调查、志愿服务、公益活动和勤工助学等实践活动。